《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推动我市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的答复
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
1303221
建议人: 张道勇
主办单位: 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
答复时间: 2024-08-26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A类)

  淄文旅发〔202476                 签发人:宋爱香  

 对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委员

1303221号提案的答复

张道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推动我市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全方位挖掘乡村生态资源优势,不断培育壮大我市城乡新产业、新业态,民宿也应运而生,并迅速成长,成为又一惠民富民项目。

一、我市乡村民宿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乡村民宿实现了数量规模和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并呈现了蓬勃发展的向好态势。青未了、叮咚小院、逸品山水等一批新的民宿品牌的涌现,无论从设施设备还是从管理服务方面都将我市民宿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目前,我市共有星级旅游民宿35家,其中五星级4家、四星级13家、三星级18家,共有床位1300余张,年接待游客十几万人。

二、开展的相关工作

(一)组织领导有力,严密部署专项工作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旅游住宿业,由市文化和旅游局牵头,联合32个相关部门、各区县政府,成立市县两级住宿业保障专班。建立两级联动和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就规范全市住宿行业经营行为进行日常指导和开展集中督查。多次召开促进全市旅游住宿行业规范经营工作调度会和部署会,制定实施方案,调度工作进展,同时20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方案》,全力健全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服务网络,让游客近悦远来。

(二)扩大增量保供给,推动民宿行业高质量发展

按照扩增量、优存量、增特色原则,开展品质酒店增量、乡村民宿发展、新兴业态培育等6大行动,今年全市67个住宿类建设提升项目中有民宿项目21个。坚持落实每月调度、每月小结工作机制,实时、精准、全面地掌握项目进展情况。

(三)加快星级民宿评定、复核工作

今年以来,前往各区县开展考察帮建、实地检查等工作,检查并现场指导民宿企业20余家,有力推动全市星级民宿评定工作增效提质。截至目前,纳入星级民宿创建名单的住宿企业共计13家。同时,积极有效地引导相关住宿企业提升服务品质,督促指导星级酒店对硬件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改造。

(四)全面加强民宿行业业务培训

开展全市星级旅游民宿业务培训,邀请济南大学梅青教授针对山东省旅游民宿等级划分与评价进行详细讲解,帮助住宿企业明确提升服务的方向和重点,为我市星级旅游民宿的创建与评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下步打算

(一)注重规划引领。将乡村民宿发展纳入旅游业发展规划,与城乡建设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村镇总体规划等相衔接,制定专项规划,结合区域乡村文化旅游和生态资源优势,充分考虑客源市场需求,明确总体定位、空间布局、发展路径、开发重点、品牌特色。

(二)加大政策扶持。市级层面适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和行业管理规范,加强对全市精品民宿发展的指导、激励和督导,安排精品民宿发展专项资金,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并督促相关乡镇、街道抓好落地落实。

(三)提升地域文化特点。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提升乡村民俗文化内涵,增强乡村民宿的体验性与互动性。着眼当地文旅资源的协同开发,尊重民俗、民风,崇尚自然、环保,体验乡土文化,推进乡村民宿与当地特色文化、饮食的融合,在内容上尽量多地展示地方文脉的延续,展现其与当代生活的紧密关系,大力发展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乡村民宿创意产品。

(四)优化民宿营销模式。强化精品民宿品牌意识,积极推行区域品牌运营模式,打造具有鲁中特色的淄博民宿品牌。通过运用新媒体、网红直播、达人探店、讲述民宿故事、展示入住体验、客群营销等方式,广泛传播精品民宿中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扩大社会影响力。

(五)加强民宿行业相关培训。积极对接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组织开展民宿业主和服务人员的培训,增强经营理念、营销策划、管理服务技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和技能,促进服务质量和经营档次提升进一步提高民宿品质。

 

 

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4826      

(联系单位: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联系人:董维喆,联系电话:2181742

(此件公开发布

一、做好“数字赋能”大文章,推动乡村民宿业发展。一是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及其细分领域,强化数字赋能、创新驱动,推进我市民宿业从资源等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开发“数字+民宿”“数字+文创”等新模式,积极抢占“沉浸式民宿”“微民宿”“银发民宿”生机,推动我市民宿业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民宿和服务从同质化、低端化、单一化向品牌化、高端化、多样化发展。二是要充分利用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这个乡村民宿“引流”和“变现”的法宝,聘请专业团队拍摄短视频、组织全民短视频创作大赛或者邀请明星、大V直播、“云民宿”等方式,打造民宿流量IP,提高我市乡村民宿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最终实现“流量-客流-收入”的变现过程。 二、展现“美丽淄博”新画卷,创新民宿特色与理念。一是要将文化元素融入乡村民宿,创新民宿设计与建造理念。乡村民宿要体现“乡味”,就必须将当地文化元素融入民宿建筑,如民俗文化、红色教育基地文化、农特产文化等,建成一批有故事、有体验、有品位、有特色的乡村民宿。二是要构筑我市特色村特色民宿组成的共同体联合体,通过资源整合共建共享、承接核心景区和特色村分流游客、深入挖掘我市特色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结合“微改造、精提升”,打造“一宿一品”“一宿一景”“一宿一韵”,从而提高我市乡村民宿特色与服务的附加值和用户黏性。 三、绘制人才引领新蓝图,助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一是要进一步拓宽人才遴选渠道,更加注重在人才回引、培育上下功夫,从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等外部人才中引进落户一批,充分发挥群雁效应,为我市乡村民宿产业发展注入动力。二是要建立乡村民宿经营者培养计划,针对形成民宿经营模式、管理要点、服务方向、网络平台等开展全方位培训,加快我市乡村民宿优秀人才培育工作,通过开展培训课程,聘请领域专家和行业精英以及全国知名民宿经营者开展培训交流,不断提升我市乡村民宿行业人才队伍综合实力。三是要加强对接产业领军人才、创业投资人才、农业技术人才、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等,让他们在岗在职时利用技术资源、财智资源、资本资源等参与到我市乡村民宿发展中来。通过制定贡献-积分制度,将贡献积分作为分享实际成果、在岗非强制性考核、退休退职后在我市乡村生活享受优惠待遇等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