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临淄区“十大文化项目” 助力“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
索引号: 11370300MB28587210/2016-630517 文号:
发文日期: 2016-03-21 发布机构: 淄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临淄区“十大文化项目” 助力“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

发布日期:2016-03-21
  • 字号:
  • |
  • 打印

2016年,临淄区突出抓好十大文化项目建设,着力推进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立起“齐国故都、足球故乡”金字招牌。

一是规划建设市民文化中心。包括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服务设施于一体的组群式建筑,使之成为文化演出中心、展览活动中心、文艺团队培训中心、文化活动策划中心和文学创作指导中心。

二是加快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和田齐王陵景区建设。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包括宫殿遗址展示区、城墙遗址展示区、手工业作坊遗址展示区、排水道口展示区、殉马坑展示区等。实施田齐王陵安防一期工程和淄河店二号墓保护展示工程,推进田齐王陵景区建设。

三是推进乡村记忆工程,完善历史文化展示。在全区推广村史馆项目,使传统乡村文化遗产在快速发展的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中得到有形保护。在齐国历史博物馆建设区级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展示馆,通过文字展板、图片、实物等形式,全面展示临淄区历史文化沿革、风土人情、历史人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加快构建完善的区、镇、村三级历史文化展示体系。

四是规划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按照传统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等十个门类划分展示区,通过文档、音像、照片以及实物等方式,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保护、展示、传承和弘扬的场所,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健康发展。

五是实施“一村一年两场戏”工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每年为每村(社区)送两场文艺演出,满足群众在家门口看演出的愿望,提高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满意度。

六是创建“赛马起源地”文化品牌。加强与中国马会等组织的交流合作,深入研究临淄马文化的史实、遗迹以及成语典故,挖掘马文化内涵,加快赛马起源地论证步伐,规划马文化博物馆和遄台赛马文化广场,创建“赛马起源地”文化品牌。

七是实施地方戏传承发展工程。将符合条件的地方戏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施抢救性记录和保存,支持剧本创作和演出,加大政府购买力度,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发展,完善人才培养和保障机制,促进地方戏曲保护、传承与振兴。

八是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创新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力度,建成覆盖城乡、发展均衡、服务便捷、多元参与、共建共享、保障充分、统筹有力、充满活力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九是加快齐都文化城项目建设。足球博物馆已经完成整改并正式对外开放;齐文化博物馆完成展陈并试运行;继续推进文物征集工作;妥善处理好博物院收尾工程验收、交接工作。

十是加强临淄文学艺术奖评选工作。对文学、戏剧、美术、摄影、书法、影视、音乐、舞蹈、曲艺、民间艺术等门类加大评选力度,营造尊重文艺人才、鼓励文艺创作的良好氛围,激发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的创作热情,深入推进文化强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