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淄博及周边优质红色教育资源整合、推广、串联的建议办理答复
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
2022069
建议人: 高玉红
主办单位: 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
答复时间: 2022-09-06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A类)

淄文旅发〔202258                  签发人:宋爱香

 

对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2022069号建议的答复

 

高玉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淄博及周边优质红色教育资源整合、推广、串联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红色文化根基稳固,红色基因薪火相承。市文化和旅游局高度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开发,整合利用全市重点红色文化资源,以旅游为载体,做好红色文化的传承和传播。目前全市已建成14A级、43A级红色旅游景区,分别为原山国家森林公园(原山艰苦创业教育基地)、马鞍山景区、焦裕禄纪念馆(故居)、六一八战备电台旧址风景区、朱彦夫初心家园。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红色旅游行业快速发展。随着红色文化的不断弘扬,我市各红色旅游景区发展热情持续高涨,成效明显。原山艰苦创业教育基地、焦裕禄纪念馆(故居)、朱彦夫初心家园等景区积极拓展发展链条,成为了弘扬中华民族革命精神和沂蒙精神的文化传承基地。借助马鞍山景区、六一八战备电台旧址风景区等独特的资源优势,打造红色A级旅游景区,提升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及服务质量,红色旅游业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二)红色资源整合推陈出新。在发展红色旅游过程中,我局注重深挖红色文化内涵,将红色资源的整合与开发以不同形式充分展现出来。例如,用文艺表演形式将革命历史、英雄事迹搬上舞台,与旅游活动相结合,搭建红色舞台,成为红色旅游的新业态。在青年节、建党日、建军节等重要节日组织焦裕禄纪念馆(故居)、朱彦夫初心家园等红色旅游景区开展书画展、摄影展、诗词会、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主题活动,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和好评。协助完成建党100周年献礼影片《我的父亲焦裕禄》在博山区的拍摄工作,带动了红色资源的宣传和推广。指导我市各文艺院团推出歌剧《盼你归来》、五音戏《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等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作品。

(三)红色旅游串线更加丰富。依托红色旅游景区和革命文物资源,设计推荐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在省厅推出的“100条山东红色旅游线路中涉及我市的线路有8条;中宣部和文旅部联合推出的建党100年全国红色旅游100条精品旅游线路活动中,我市博山区中郝峪村入选齐风鲁韵魅力田园精品线路。红色旅游线路的不断丰富不仅扩大了红色文化传播,而且实现红色旅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四)红色旅游新业态不断打造。我局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促进红色+研学等新型红色业态融合发展,着力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将马鞍山景区、原山艰苦创业教育基地、焦裕禄纪念馆(故居)、六一八战备电台旧址、朱彦夫初心家园等红色旅游资源和市内其他A级景区串联联动,精心设计推出红色研学等旅游线路,开展各类红色教育活动。

(五)红色旅游商品势头崛起。托地域鲜明、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我市红色文创商品企业探索推出了一批讴歌时代主旋律和展现时代风貌的红色精品文创,利用国家级、省级各类商品赛会平台,积极参与竞争角逐。明清陶瓷礼品有限公司的庆祝建党100周年骨瓷马克杯6款作品入选庆祝建党100周年100款红色文创产品名录;爱美琉璃制造有限公司制作的琉璃作品南湖红船摆件,齐州窑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制作的日照金山电水壶等在全国红色旅游创意产品展上双双荣获殊荣。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红色旅游品牌宣传推广。一是依托三馆一线红色教育展馆、基地,积极通过旅游串线引导,加大对我市红色旅游线路在主流媒体的宣传推广,深化文化赋能,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二是完善包含文旅宣传手册、旅游地图、旅游导视标识等在内的旅游配套。三是拓宽新媒体营销途径,进一步宣传《我的父亲焦裕禄》等红色主题电影,借助微博、微信、抖音等媒体营销平台宣传推广。四是打造沉寂式体验项目,利用小剧场、VR技术、沉浸式剧本杀等途径再现革命年代艰苦奋斗的历程。

(二)加大政策争取力度。按照《淄博市支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积极争取财政部门加大对红色旅游工作的支持力度。配合做好红色旅游交通建设,进一步推动一元公交游景区的线路串线工作,会同交通部门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通往主要红色旅游区的公共交通,增设红色旅游景区客车停靠站。争取将更多的红色旅游景区、教育基地纳入《淄博市地接旅游补贴办法》补贴的范围,鼓励旅行社招徕更多的游客游览。

 

 

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296

(联系单位: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联系人:刘晗,联系电话:2287056

此件主动公开)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中所凝聚成的深厚精神和物质遗产,能够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增强人民的爱国观念和爱国情操。中国共产党淄博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指出,“深度挖掘一大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在淄博的革命事迹,用好焦裕禄纪念馆、朱彦夫党性教育基地等红色载体,让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成为城市文化底色。”淄博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办好红色淄博馆藏革命文化展。” 淄博市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特色明显,特别是博山区的焦裕禄纪念馆、淄博市委旧址、山东原山艰苦创业纪念馆,沂源县的朱彦夫事迹展览馆等,不仅在全省、全国的红色教育领域里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而且都坐落在淄博南部山区,能够有效地串联起来,形成合力,打造一条红色教育的精品线路。 当前,临(临沂)临(临淄)高速正在加紧施工中,工程竣工后将进一步把临沂、博山和沂源等地的红色教育资源有效串联起来。临沂作为革命老区,是沂蒙精神的摇篮,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山东省政府及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红嫂家乡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景区、沂蒙山根据地景区等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重点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十大红色旅游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 以上所述,仅为淄博、临沂丰富红色资源中的一部分。进入新时代,如何进一步加强红色教育资源的保护、管理、挖掘和开发,让红色文化更加深入人心,需要在打造红色教育品牌的基础上,借助临临高速建设,进一步深化文化赋能,形成全省乃至全国的红色教育精品线路,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因此,建议: 一是打造淄博南部山区红色教育品牌。通过加强外宣工作,依托“互联网+”,一方面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形式,利用大数据做好信息服务工作;另一方面,加强与新华网、人民网等国内主流媒体的合作,提升“红色淄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是加快“临临高速”施工建设,将淄博和临沂两地的红色资源串联起来,加大对红色教育展馆、基地的道路、标识、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条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红色教育精品线路,使我市红色底蕴更加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