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印发《沉浸式主题情景小剧创作展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文机关
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
发文字号
淄文旅办〔2021〕46号
索引号
11370300MB28587210/2021-5219122
成文日期
2021-12-31
发文日期
2021-12-31
主题分类
其他
有效性
有效
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
关于印发《沉浸式主题情景小剧创作展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淄文旅办〔2021〕46号
各区县文化和旅游局,高新区文教与卫生事业中心,淄博南部生态产业新城发展中心,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中心,市文化馆、市演艺中心、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
现将《沉浸式主题情景小剧创作展示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1年12月31日
沉浸式主题情景小剧创作展示活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追求、新期待,提升文化和旅游品质性、体验性、沉浸性和个性化服务水平,根据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推广沉浸式情景小剧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文旅公共〔2021〕8号),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厚道齐地 美德淄博”主题情景小剧创作展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淄宣发〔2021〕99号)要求,决定在全市文化和旅游系统开展沉浸式主题情景小剧创作展示活动。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立足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力实施文化品质提升工程,以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道德模范、身边典型等为主线,广泛开展情景小剧创作展示活动,与旅游景区、文化场馆深度融合,实现创新供给,呈现活态体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精准、更为便利、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文化旅游服务,推动文化和旅游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奋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明确定位,把握导向。坚持思想引领,着眼弘扬中华文化、赓续红色血脉、培育文化自信,在文化和旅游领域赋予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齐文化等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结合新时代美德淄博建设的新成就、新进展,聚焦反映淄博人文精神的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淄博好人等先进典型和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汲取精华、深入阐发、活化表达,展现“厚道齐地 美德淄博”形象。
(二)多元发展,彰显活力。注重内涵梳理、文化标注、创新转换、合理呈现,充分利用各地文化和旅游资源,推动沉浸式情景小剧、微剧创作演出与自然风光、革命景区、旅游景点、公共设施等有机融合,实现文化共享、经济共益、道德共育、社会共建。用文艺的形式讲好道德模范的生动故事,引导广大群众争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立足地域特色和历史特点,通过演出推广、展览展示等有效途径,发挥沉浸类活动的聚合效应和倍增效应,阐释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齐文化所承载的家国情怀、革命情怀、人文情怀。
(四)开放共享,广泛参与。秉持开放态度和共享理念,强化与大数据、新媒体、科技信息等多部门的沟通协作,畅通常态化交流与合作渠道,丰富沉浸式文旅活动内容,合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三、主要任务
(一)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明确沉浸式体验实施主体。政府部门积极引导,以景区、文化场馆为实施载体和演出阵地,各级公共文化场馆、文艺院团、艺术院校和文艺创作单位与4A级以上旅游景区、文旅企业结对共建,根据需求组织专门创演队伍,将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齐文化、道德模范先进故事等资源有效转化为沉浸式体验活动或文艺演出。各区县、市直文旅系统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组织好剧本创作,每个区县、市文化馆、市演艺中心、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各推出不少于1部作品,明确实施方案、操作方式、时间节点,到2022年6月底前,在全市集中创作一批接地气、易推广、受欢迎的高质量剧本。省里每年将遴选一批优秀剧本,建立项目库,给予一定资金扶持,我市将择优推荐。
(二)推动文艺创演创新,丰富沉浸式体验活动内容。以全市专业艺术工作者、群众文艺工作者、文化和旅游志愿者为创作主体,围绕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道德模范等主线,着力创作群众喜爱的情景剧本和“微”剧本。充分发挥小剧、微剧等作品贴近生活、鲜活动人、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优势和特点,以演出为抓手,组织各级演出力量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景区,开展经常性展演和演出辅导培训,将其纳入“文化进万家”“送戏下乡”“五个大家”“结对子种文化”、“‘齐舞·悦动’淄博文化艺术季”等重点文化活动内容。自2022年起,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启动“全省优秀沉浸式情景小剧汇演”和“全省沉浸式情景小剧剧本创作征集”活动,推动更多的优秀故事戏剧化呈现。
(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培育沉浸式体验演出队伍。以各级公共文化场馆、艺术院团为依托,吸纳更多优秀人才加入,积极开展沉浸式文艺演出和辅导培训等活动。各创作演出单位结合实际,成立专门创演小组,以“1+3+N”模式进行沉浸式情景小剧人才培养,即1个文化场馆、文艺院团的创演小组结对辅导不少于3名长期服务于景区的文化和旅游志愿者,志愿者定期辅导景区常驻人员和热心参与的群众,为沉浸式情景小剧储备人才力量。建立健全各级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组织,不断壮大文化和旅游志愿者队伍,鼓励退休人员、专业艺术工作者、文化艺术爱好者、学生等群体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扶持引导庄户剧团、群众文艺团体、校园文艺群体、网络文艺社群、社区和企业文艺骨干、乡土文化能人等广泛参与创作演出活动,引导群众在参与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升。
(四)充实景区文化内涵,发挥沉浸式体验溢出效应。组织专门力量深度挖掘、阐发景区景点的人文历史和地域资源,把文化元素、文化内容、文化符号、文化故事,合理、生动植入旅游业态,将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纳入旅游的线路设计、展陈展示、讲说讲解等环节。自2022年起,4A级以上旅游景区结合自身实际,适时推出沉浸式情景小剧、非遗手造等文旅项目,进一步丰富游客体验,增强景区吸引力,“让文化留住游客,让游客带走文化”。
(五)拓展文化服务空间,扩大沉浸式体验活动领域。推进各级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按照“总馆+分馆+服务点”的基本架构,推动以市级文化馆为中心馆,县级文化馆为总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分馆,旅游景区、景点为服务点的总分馆制建设,实现文化服务与景区需求的有效对接。鼓励各级国有博物馆、纪念馆、非遗传承体验中心(所、点)等公共文化机构增加沉浸式小剧、小戏、小品等服务内容,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开展志愿服务等方式,进一步增强群众知晓度和参与度。
(六)加强数字产品供给,构建文旅沉浸体验新业态。强化智慧文旅建设,推动定制、体验、智能、互动等消费新模式发展,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新场景。鼓励公共文化机构、旅游景区为沉浸式情景小剧提供IP开发、创意与空间设计、软硬件系统集成、投融资与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全链条服务。精选群众满意度高、具有一定演出水平和观赏性的沉浸式情景小剧推上“云端”,构建线上线下协同的沉浸式体验新业态。
四、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将沉浸式主题情景小剧创作展示工作纳入年度重点任务,通过政府主导、财政补贴、景区补助和社会参与等方式,认真做好组织保障和经费保障。市文化和旅游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沉浸式主题情景小剧创作展示协调机制,各区县各单位也要建立相应机制,由负责公共服务、景区的科(处)室牵头,文化馆、演艺集团及国有文艺院团、艺术研究机构、艺术院校等广泛参与,联合有关部门、景区共同推进,每季度进展情况报送市文化和旅游局。
(二)强化宣传引导。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具体负责,对沉浸式主题情景小剧的剧目创作、演出内容进行审核、把关。围绕各类主题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以及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精心策划,精细组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持续性的宣传报道,为推广沉浸式情景小剧营造浓厚氛围。
(三)确保安全生产。严格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常态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杜绝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坚决落实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属地责任,避免人员聚集拥堵,保证各项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附件: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沉浸式主题情景小剧创作展示工作领导小组
附件
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
沉浸式主题情景小剧创作展示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张振香 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
副组长:严 旭 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赵凌云 市文化和旅游局四级调研员
成 员:战化军 市文化馆党支部书记、馆长
孙维玲 市演艺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
马光舜 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
赵文琦 市文化和旅游局艺术科科长
黄 磊 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务科科长
秦怀英 市文化和旅游局资源开发科副科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务科,黄磊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