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淄博主场活动在齐文化博物院举行 | ||||
|
||||
5月16日,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淄博主场活动在齐文化博物院举行。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三级调研员李咏芹,临淄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高晋,北京国际电影节“星翰影像计划”组委会委员甄洪鹏,歌尔创客(潍坊)数字创意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洪和等出席活动。各区县文化和旅游局分管负责同志、博物馆代表、媒体代表等参加活动。 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旨在探讨博物馆在技术革新与社会变革中的新定位与新使命。淄博市博物馆事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全市博物馆总量达95家,游客接待量突破1120万人次;15家博物馆在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中晋级国家级博物馆,晋级数量居全省第一。此外,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陶风琉韵”研学课堂、沂源博物馆“文物小医生”沉浸式修复研学项目分别荣获第六届全省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优秀案例、优胜案例,齐文化博物院“泱泱齐风”展教空间获评山东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获评“山东十大考古研学打卡地”,展现了淄博博物馆事业的蓬勃活力。 李咏芹强调,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中坚力量,是连接历史与未来的重要纽带。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全市博物馆工作要以创新为驱动,深化跨界融合,拓展数字技术应用,打造具有淄博特色的文化品牌。一是要推动博物馆与数字技术、旅游、商业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二是要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提升齐文化、陶琉文化等在全国乃至国际的影响力;三是要持续打造博物馆品牌活动,如“少年考古队”“文物修复师体验营”等,增强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活动现场公布了2024年度淄博市非国有博物馆评估结果、2025年全市博物馆十大优秀文创产品评选结果。齐文化博物院分别与北京国际电影节“星瀚影像计划”组委会和歌尔集团签署合作协议。 启动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共同欣赏了齐文化博物院原创音乐剧《稷下学宫·百家争鸣》,体验了“文明一万年”VR项目,感受科技与历史的深度融合。 围绕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全市各级博物馆还策划了系列展览、社教活动、公益讲座及文创展销等惠民项目,进一步推动博物馆融入社会、服务社会,为淄博市“博物馆之城”建设注入新动力。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