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民心 文化芳香溢高青 | ||||
|
||||
春风徐来,润物无声。今天在高青,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文化的勃勃生机。去文化广场看戏、来文化馆参加免费培训、走进博物馆看书画展、到镇(村)文化中心参与活动……高青县文化新闻出版局立足文化名城建设,以提升群众文化满意度和幸福感为目标,围绕如何破解公共文化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创新工作思路,突破工作瓶颈,自我加压提标准,稳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不断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系列文化活动,无缝对接群众文化需求,有效推动了全县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求创新 接地气——群众文化活动更精彩
“今天的文学创作学习让我收获颇丰。”上完高青县文化馆开设的文学创作班后,学员夏应民这样说道。话刚落音,他还不忘拿着笔记本认真琢磨着老师讲授的知识。 今年,高青县文化新闻出版局在创新实施“小微文化”建设的基础上,丰富和拓展“小微文化”的内涵和外延。针对“送戏下乡”出现审美疲劳的问题,高青县通过举办全县首届戏曲大赛,选拔出10支优秀戏曲队伍作为“送戏下乡”“送戏进校园”活动的主要力量,以提升文化服务质量。文化馆在往年免费培训的基础上,创新免费培训方式、多样化培训时间,已陆续开设了古筝、民族舞、拉丁舞、文学创作、钢琴、声乐、剪纸、合唱(视唱练耳)、书法、葫芦丝、国画等11门班次,晚上和周末都有课程,给爱好者提供了更多的课程选择可能。另外,历史文化进校园进基层、文化订单式培训、文化展演、书画展等各项文化活动也陆续展开,基层群众将得到更多的文化体验,获得更高的文化幸福感和满足感。
谋突破 惠民生——公共文化体系趋完善
“自从村里建了文化中心,村民自办春晚、跳广场舞、学习农科知识等组织各种文化活动都有了专门场所,再也不用专门去镇上、县里看热闹了,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大餐”高青县高城镇狄城村村民郭兰香激动地告诉记者。 近年来,高青县文化新闻出版局全面实施基层文化设施提升工程,截止目前,全县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率96.11%,高出全市平均值11.11个百分点。下一步,高青县文化新闻出版局将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改造提升镇、村文化服务中心,找准突破口,重点提升一批具有民俗非遗、农民书画等地域文化特色的综合文化惠民中心,力争文化中心达标开放率达到100%。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还与党的建设相结合,在全县打造7-10个机关文化活动中心,以点带面,促进机关、企事业单位文化活动的常态化。在此基础上,突破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传统模式,创新构建“智慧文化”数字化平台,打造“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让更多人享受到文化实惠。
提标准 利长远——重点项目建设稳推进
“听说原活塞厂老厂房的施工项目是在建设县新图书馆,我们听了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新图书馆开馆的时候我一定去看看”,在高青县图书馆新馆附近负责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说道。走进图书馆新馆项目建设现场,忙碌的身影,长鸣的机器,有条不紊的现场秩序,项目正在按进度稳步推进中。 图书馆新馆建设项目连同陈庄西周遗址博物馆建设项目是高青县文化新闻出版局承担的两个市级重点项目,在过去的一年,两个项目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快速推进:陈庄西周遗址博物馆争取到国家资金4000万元,博物馆计划今年建成对外开放;图书馆新馆预计6月份完成主体工程,年底建成投入使用。此外,高青县文化新闻出版局还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扎实做好国井白酒特色小镇、环城水系滨河文化走廊、慢城书院和主题文化街道的创意策划和有关实施工作,坚持以文化助推旅游发展,全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在工程建设推进过程中,该局严把质量关,自我施压,提高准,严要求,赶进度,力求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 “文化项目,事关高青长远发展,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是重要的民心工程,我们必须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打造一批精品工程。”高青县文化新闻出版局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学谈到文化项目建设,信心满怀。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