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图片新闻
乡村旅游,风景为何这边独好 ——探秘“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蓑衣樊村

发布日期:2017-06-19 16:41:07 浏览次数: 来源: 字体:[ ]
  6月1日,记者随游客来到高青县常家镇蓑衣樊村,欣赏千亩荷塘与芦苇荡,采莲赏荷、垂钓筏舟……感受慢城生活所带来的舒适与惬意。2015年,这里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游客享受慢生活的时候,在村西头开了20多年鱼馆的村民赵灿路却没有时间享受这一切。“以前大都是图口新鲜过来吃鱼,现在要赶上周末,看景游玩的人多,不提前预订都不一定有位置。”村里这样的农家乐还有30多家,每到节假日,30多家农家乐经常座无虚席,游客人数达到上千人。到了旅游旺季,多达三千人。由于地处沿黄土地浸渍区,生产条件较差,2011年,蓑衣樊村还是省级贫困村,长期以来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为了补贴家用,村民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全村人均土地少,收入普遍偏低。用村民的话说,从来没想到,以前连自己都嫌弃的农村,有朝一日还会变成城里人蜂拥而至的好地方。在该村周边,还有8个与之自然环境类似的村落,如今却只有经济基础最薄弱的蓑衣樊村脱颖而出。其余几个村,发展理念相对来说缺乏长远考虑,缺少有影响力的带头人,比如,附近沙李村也在发展乡村旅游,却缺乏带头人的一股劲儿,一股精气神儿。从区位来讲,蓑衣樊三面环水,有天然的湿地资源优势,而其他村子在自然地理条件上有所欠缺。生态高青,好景好水好空气开始释放生态红利,生态旅游已经成为高青生态崛起的第一名片、第一窗口和第一品牌。“五个高青”(生态高青、产业高青、智慧高青、活力高青、幸福高青)建设,首先是生态高青,生态是立县之本,优良的生态环境是高青最宝贵的资源和最突出的优势。
  “能人”引领让乡村旅游提质增效。 2011年,蓑衣樊村“两委”选举,在外打拼多年、创业经验丰富的刘树海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面对全村生产条件差、乡亲收入低等现状,他大胆地提出种植特色农产品、发展特色乡村游、另辟蹊径脱贫致富的想法,得到乡亲们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紧接着,刘树海带领村两委及村民代表到全国各地学习乡村旅游经验做法,并以大芦湖农庄的名义“全流转”了村子里的1570亩土地,将流转来的土地合理规划,挖藕塘、建鱼池、种水稻、养螃蟹;成立大芦湖文化旅游公司,开发湿地泛舟、稻田钓蟹、果蔬采摘等旅游体验项目;成立蓑衣樊村合作社,集全村之力发展乡村旅游。刘树海凭着一股子“闹海”的劲儿,让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2015年8月,他被国家旅游局表彰为“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目前,全村从事旅游项目经营者达200余人,年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年增收入500万元。其实,不止是刘树海这样的当地人,蓑衣樊村还吸引了“外来专家”。为了解决乡村旅游缺乏专业从业人员这个问题,今年5月,山东知味斋餐饮娱乐有限公司大饭店副总经理王秀红,来到该村做起了指导老师,指导村民结合当地土特产创新菜品。受限于发展环境和项目难度,不少外聘人员流失,剩下的主要是村民,他们的领悟能力相对较弱,有些还不识字。为此,王秀红采取“专家讲解+现场练习”的模式,边讲边学边练,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让村民们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乡村旅游遇到人才瓶颈。眼界长远的刘树海,也有他的烦恼——人才匮乏,使乡村旅游陷入瓶颈。例如,宣传推介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有力推手,但目前村里只有一名大学毕业生会运用微信做这项工作。工作人员基本都是本村村民,对于人才的渴求,村里也十分迫切,盼着有学历、会宣传、善管理的年轻人来。今年55岁的黄新海经营着一家名叫“金水岸”的农家乐,女儿黄娟在阳信县食药监局工作,每逢周六周日,都会回来帮他把把食品安全关。这么一把关,确实能提高菜品质量。而且,万一在食品上出点事,我们可承担不起,所以,农家乐经营需要这样的人才,但现在村里还没有。乡村旅游,一个村办不了,只靠老百姓办不了,它既要有当地良好的山水环境和自然淳朴的生活方式作为依托,也需要旅游人才的支撑,需要全方位的人才体系,特别是在乡村旅游创新方面更需要专业人士的‘点拨’,这是市场发展的需要。
  为了突破“人才”瓶颈,近年来,高青县政府搭台并制定相关政策,以引进人才的方式,给予相应待遇,吸引专业人士和年轻大学生前来。针对农业县普遍存在的人才难培养、难引进、难扎根“三难”问题,县里坚持“刚柔并举”引才模式,建立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出台《高青县选派高校毕业生充实骨干企业工作管理办法》,采取“企业工资+财政津贴”形式,引进617名大学毕业生到30家企业就业,县财政每人每月补贴500元,解决了人才引进、毕业生就业“两难”问题。  
  实施本土人才培养工程,通过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制度体系、师资队伍体系,拓展培训领域,培养和储备本土人才。县财政设立每年1000万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表彰奖励为高青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优秀人才及团队。开展高青县杰出人才、基层群众工作明星、乡村之星等各类人才评选活动,以政府津贴撬动人才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