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民间博物馆:对话千年历史 唤醒民俗记忆 | ||||
|
||||
每个城市的发展都有着其独特的印记,而博物馆正如同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忠实地记录着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信息。近年来,淄博市博物馆事业取得长足发展,非国有博物馆也从多年前仅有的几家,增加到如今的30余家。各家博物馆中的每一件藏品,都闪烁着人类进化的光辉,足以让今人从中感悟祖辈生产的艰辛、生活的颠沛以及生命的智慧,而隐藏在藏品背后的故事,也正是我们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根脉。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与历史对话,感受淄博人记忆深处的民俗与文化。
山东九宫阁齐国文字博物馆 淄博是齐国故都,齐国文字博物馆的建成,为齐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资料与证据。山东九宫阁齐国文字博物馆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座以展示研究齐国文字渊源发展及文化内涵的专题博物馆。馆藏3000余件瓦当、石磬、陶文、封泥、印章、碑刻、青铜器等有文字或图案的齐文化遗存,展示了齐文字的发展演变及对汉字发展的影响,同时为齐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历史资料与证据。
周村烧饼博物馆 烧饼博物馆内的铜像雕塑,生动地再现了周村烧饼的发展历程。形圆色微黄,正面布满芝麻,背面充满酥孔,这是人们对周村烧饼的第一印象。清末时期,一嚼即碎,满口留香的周村烧饼,曾屡次被皇室调贡,在民间,周村烧饼也作为馈赠佳品名扬天下。周村烧饼博物馆是中国首座非遗地方小吃博物馆,让人近距离感受周村烧饼悠久的历史文化。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层还专门设立了互动区,游客可以通过数字屏幕观看历史影像再现,也可以用手指在影像电话机上轻轻一点,倾听用当地方言说出的常用语和烧饼的叫卖声。
中国课本博物馆 身处课本博物馆,让今人穿越时空回到过去。中国课本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唯一、亚洲单体面积最大、教科书藏书最多的课本博物馆,不仅填补了中国教育界的空白,而且对百年教科书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该博物馆以1862年至今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小学课本为主要藏品,博物馆内分别用“办新学”、“上学堂”、“大后方”、“新中国”、“公社好”、“数理化”、“学工农”、“拼高考”、“新世纪”、“新课本”等10个板块,以场景再现的模式,展现了从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建立开始到今天的电子化教学各个历史阶段的学习场景和课本图书。
高青齐鲁酒文化博物馆 传统的酿酒工艺,在酒文化博物馆得到全面展现。高青齐鲁酒文化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以齐鲁酒文化为主题的酒文化博物馆。博物馆主体建筑呈井型,上端用透明穹窿封顶,各展厅文物、实物、雕塑、书画、文字介绍与多媒体配套,全面、立体、真实、系统、详尽地阐释着中国千年酒文化和齐鲁酒文化的丰富内涵。
山东承扬老电影博物馆 电影博物馆内,九大展厅各具风格,独具特色。山东承扬老电影博物馆,共收藏有老电影放映机200余台,电影拷贝5000余部,电影海报500余张,各类与电影相关书籍、设备、设施万余,展示电影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历程。自建成以来,该博物馆免费接待社会团体参观者二十余万人次,面向社会公益放映老电影200余场,社会反响良好。
博山锦隐民俗博物馆 展厅内展出的三寸金莲,吸引了外国友人的目光。小时候坐过的“婆婆”、睡过的博山大床,奶奶穿过的三寸金莲、裹腰,还有儿时民谚“剃头挑子一头热”“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中老手工艺人用的家什……走进博山锦隐民俗博物馆,回忆就这样轻松被唤醒。这家刚获备案通过的民俗类非国有博物馆,是淄博市众多民俗博物馆中的一个典型。锦隐民俗博物馆内,一件件老物件的背后,有着一个个有趣的民俗故事,吸引着游客前来参观。
高青玉明民俗博物馆 憨态可掬的小老虎枕头、精致的绣花鞋,劳动人民的智慧让人叹服。高青玉明民俗博物馆馆藏的1400余件(套)展品,是高青市民窦玉明近20年的收藏成果。该博物馆分六个展厅外加体验区,织纺、农家小院、生活用具、起居、生产农具、文史资料,集中体现鲁中地区的民风民俗,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社会经济形态,是历代人民日常生活生产活动遗留下来的见证物,为研究乡土文化、民风民俗提供了真实的实物资料。作为国有博物馆的重要补充,不少非国有博物馆的藏品弥补了国有博物馆的空白,在精神文明建设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件件珍贵的老物什,代表着一段段文化的传承;一家家民俗、文化博物馆,还原了数百件鲁中地区人民生产活动、生活起居的历史文化记忆。工作之余,我们不妨走进这些博物馆,与历史对话,唤起心中那份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热情。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