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古有稷下学宫 今有活力新城 | ||||
|
||||
稷下街道位于临淄城区的东、西、北三面,呈“U”形环绕城区,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309国道贯穿全境,2001年3月由孙娄镇和永流镇合并改为街道建制。稷下街道环境优美,人文资源丰富,是齐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临淄区齐文化生态旅游区。2015年,被评为全省旅游强乡镇。 稷下街道因稷下学宫发源地而得名。稷下学宫兴起于战国时期,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中国学术思想史上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就是以稷下学宫为中心发展起来的。稷下学宫促进了先秦时期学术文化的繁荣,是我国古代文化鼎盛时期的典型代表,是齐鲁文化的宝藏,为后世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奠定了深厚悠远的思想文化基础。太公湖畔,旖旎风光。太公湖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街道东部,以周代齐国开国国君姜太公命名,规划面积27.8公顷,总投资约5.2亿元。辖区以休闲游览和自然生态为主,规划铺设了文化广场、嵌草停车场,绿地、湖边安置造型各异的景观石1600余吨,种植树木130余种。结合齐国历史文化特色,围绕姜太公的生平和“六韬”治国思想造园置景,自然与人文相交融,是一处集休闲、集会、祭祀、缅怀、游览于一体的国家AAAAA级滨水景区。
文化遗产,源远流长。稷下在齐国时期为君王陵墓所在地,是临淄墓葬群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辖区共有商王战国墓等45座古墓,在中国文化史上享有盛名。《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讲述的孔融,他的墓就位于稷下街道范家庄。历年来,稷下街道出土了金银错镶嵌铜牺尊、绿松石镶嵌鸭形尊、鹰首匜、战国编钟、错金银嵌绿松石铜镜、鸟柄灯等珍贵文物,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另外,董褚庄遗址出土的黑陶、徐家庄出土的东汉石甬像、商王庄出土的古墓石雕、王家庄出土的元和寺石羊都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 人杰地灵,先贤辈出。稷下街道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曾有近百人考中功名,涌现出15个进士、27个举人,其中以孙娄王氏家族为最,清代王云岫、王绪曾、王怀曾父子三人有“一门三进士,父子双翰林”之美誉。耿王村的王赣(1919年—1997年)曾任解放军画报执行总编、现代易学十大名家之一。民俗文化,传承发扬。街道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其中以正月十六踩桥尤为出名。从明末清初开始,每年正月十六,群众便会自发赶到王家村西的七孔桥上踩桥,寓意新的一年平安和顺,并伴有各种杂耍扮玩,热闹非凡。起源于民国初年的尧王舞龙舞狮,双龙和双狮腾挪跳跃,场面热烈,气势恢宏,和谐美好。董褚查拳经四十多年的传承演变,在原来的基础上吸收了太极拳和太极剑的精华,在多项国际、国内武术赛事上均取得过傲人的成绩。
齐都文化城位于临淄城区东部,包括齐文化博物馆、足球博物馆、民间博物馆聚落和文化市场四个部分。从空中俯视齐都文化城,整个建筑群呈石磬状静卧在浩荡北去的淄河岸边,对岸牛山北麓田齐王陵巍峨矗立,可谓“临淄(河)而建、开门见山”。齐古城项目为我区十大文旅融合项目之一,功能分区包括:宫殿区(礼仪政治空间)、兴盛百工(主题商业街区)、君子仕乡(文化主题会所、宗祠)、 稷下学宫(学术交流中心)、雪宫(大型宴饮)和私人会所(私人博物馆)。依托丰厚的齐文化遗产与春秋时期建筑特色,融入现代虚拟现实科技,打造集文化体验、游戏娱乐、旅游观光、商务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新业态文化旅游目的地。通过将文化载体化、载体功能化、功能商业化的方式来展现齐文化。 近几年,街道依托城郊结合处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先后建成齐鲁花卉大世界、南安生态观光园、孙营君恬休闲农场、尧王瓜菜精品示范园、自然果生态庄园、三畦坡玫瑰香椿园、硕冠都市农业观光园7个大型农业观光采摘园区。利用废弃场地开办了韩家水上乐园、新天齐美食广场、君恬农场等娱乐休闲项目。鼓励发展特色餐饮和农家乐,在四星级特色餐馆名都生态园和清真特色餐馆一清民族饭庄的基础上,建成乾成田园饭庄、四合院饭庄、硕园饭庄等以体现绿色、自然、健康为主题的农家乐饭店20多家。乡村旅游每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000多万元。 在未来发展中,走好乡土特色的路。既保持乡村特有的“土”味和“野”味,也要保持乡村旅游资源的原汁原味。充分发挥城乡结合处的地理优势,以农民合作社和休闲农家为依托,打造更多富有稷下特色的,乡土浓郁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乡村休闲游。打好政府引导的牌。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在其原有的自然风景基础上进行的加工改造,因而要使自然美和人工美有机的结合起来,协调二者的发展,使其变得山更青、水更秀。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游览标志、标牌的设置等,既要考虑服务功能的完善和配套,也考虑与乡村景观协调,使之具有浓郁乡村特色。 做好文旅结合的文章。明确文化、旅游是多态融合的关键业态,旅游方面,要培育融合发展旅游精品。在抓融合方面,要以文化为魂,发挥齐文化优势,创作特色文化节目,给景区以生命,让文化互动,要让景区留得住旅客,不断提升融合发展内涵。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