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广新局召开专题会议通报外出考察学习有关情况 | ||||
|
||||
5月17日,市文广新局召开专题会议,通报外出考察学习有关情况。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周茂松通报情况并提出落实要求。 周茂松介绍,这次全程跟随市考察学习团赴浙江杭州、湖州、嘉兴、宁波、绍兴等五个城市考察学习,整个行程安排紧凑,收获巨大。经过对比思考,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一个定位,三个着力”战略部署完全符合淄博的实际,是大思路、大智慧。只要围绕“十个新突破”,坚持“六个干”,工作一定能干好,淄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丽灿烂,充满生机。 周茂松指出,此次考察学习,所看之处令人震撼,深受启发。特别是各市在文化建设方面,发展理念新、思想境界高、转型力度大,一些好做法、好经验、好思路对做好下一步全市文化工作具有极大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主要感想有三点:一是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思路,启迪了智慧。五个城市37个考察点中有8个文化项目,另有4个特色文化小镇,这些项目普遍定位准确、底蕴深厚、运营良好,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文化建设上,五个城市各具特色,但无不定位高、项目多、思路新、措施实、力度大、效果好,很好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坚定了信心,增强了决心,巩固了恒心。通过考察深切地感受到,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做好文化工作既不能有毕其功于一役,急于求成的盲目思想,更要坚持高点定位、规划先行,切实坚定信心,增强决心,巩固恒心,打持久战,打攻坚战。三是看清了差距,找到了短板,学到了经验。通过考察,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了在文化建设上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并在比较学习中找到了发展短板,学到了成熟经验,确立了发展目标,进一步增强了对做好淄博文化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 周茂松强调,与先进地区相比,我们的文化建设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文化建设上思想解放的步子还不大;在文化产业、文旅融合发展、“文化+”等方面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意识还不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还很低;在传统文化保护利用方面充分阐释、挖掘利用地域文化、名人文化的力度不够大。下一步,文化系统将认真借鉴五市经验做法,结合淄博文化工作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找准路径,创新举措,全力攻坚,不断推进文化工作实现新突破。 一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文化名城建设和“十个新突破”,抓好创新驱动、项目拉动“两大引擎”,切实解决好“补短板、兜底子、提水准”三个关键问题,尽快建立齐文化、聊斋文化、陶琉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体系、文化宣传交流传播体系、文化服务保障体系等五大体系。 二是抓好重点工作落实。一要抓好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规划编制和建设工作。加强与北京大学沟通交流,充分利用北大各方面资源,做好《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2016——2025)》的编制和建设工作;提早动手,切实做好齐文化节的各项筹办工作;积极主动,协助做好齐文化研究院的筹建工作;高点定位,切实做好稷下学宫论坛的筹办工作。二要抓好文化产业工作。完善政策,建立健全文化产业资金扶持、人才培养和相关考核机制;突破瓶颈,实施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尽快研究制定文化产业招商办法,并组织举办一次大型文化产业招商活动。抓好载体,加强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基地建设;高点定位,强力打造文化产业品牌;实施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工程,力促文化产业和旅游、工业、农业、金融等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要紧紧抓住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项目,力促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取得新突破。三要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着力做好文化基础设施的改造和提升工作,提高文化惠民的水平和能力;做好文化消费试点市的申报工作,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带动相关领域消费,不断增强文化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做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利用工作。以齐长城保护利用工作为抓手,利用好省文物局3.6亿元专项资金,抓好齐长城博物馆、齐长城保护利用、齐长城太河风情小镇、博山古窑村、石门文化小镇等重点项目建设。 三是抓好各项工作的保障和落实。围绕市文广新局30工程和文化名城建设81项任务,加强工作的调度考核,对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齐文化节筹办、文化消费试点市申报、文化惠民、文化扶贫等实行重点项目月调度制度;落实好相关工作考核办法和实施细则,以此保障文化名城建设各项任务的全面落实。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