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非遗传承
《锦灰堆》简介

发布日期:2016-02-29 09:39:31 浏览次数: 来源: 字体:[ ]

  “锦灰堆”,又名百岁图、八破图。百岁为长寿、岁岁平安之意。八破为发达、发财破家值万贯的意思。也叫“集破”、“集珍”、“打翻字纸篓”等。“锦灰堆”起源于元代,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它属于中国画,用写实的手法描绘文人雅士书房所常见的杂物残片。如:古旧字画、废旧拓片、青铜器拓片、瓦当拓片、虫蛀的古书、废弃的画稿以及扇面信札等。这些杂物呈现破碎、撕裂、火烧、沾污、破旧不堪的形状,给人以古朴典雅、古色古香、雅气横生、耐人寻味的感觉,有人称之为“非书胜于书、非画胜于画”。因此备受文人雅士的青睐。
  “锦灰堆”起初只是画家成画后对剩余笔墨的几笔游戏,通常是对书房一角的随意勾勒。翻开的字帖、废弃的画稿、参差的秃笔,杂乱无章层层叠叠挤入画纸,看去像是字纸篓打翻了,所以又叫"打翻字纸篓"。
  创作"锦灰堆"作品,一般是在画纸上先框定轮廓,形状不拘,然后就中设计摹画若干重叠交错的小事物。诸如旧书的残页、揉皱的画幅、发黄的报纸,甚至门券邮票等,只要上面有书有画即可。画面内容大多呈现破烂的面貌,活像从灰堆里拾出来的,这大概就是"锦灰堆"名称的由来。
  清初“锦灰堆”艺术发展到陶瓷和鼻烟壶上,随着陶瓷的大量出口,在日本、新加坡、台湾及东南亚等地都有发现。现美国皮博迪博物馆藏有清代“锦灰堆”瓷器及鼻烟壶等实物。
  由于绘制“锦灰堆”技术含量高,工艺复杂,绘画者需多才多艺,要善写真、草、隶、篆以及能模仿各家字体和善画各种花鸟鱼虫、山水人物,能够熟知各种碑拓、青铜器造型、能篆刻各种印章等技法。“锦灰堆”制作难度大,耗时之长,一幅作品往往花费1月或数月的时间来完成,胜任者极少,所以日渐萎缩,终成绝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极少善画者因年事已高难以胜任,使“锦灰堆”这一传统技艺逐渐走向失传。
  2013年5月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