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全市文旅信息联播
高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造百姓满意文化

发布日期:2018-12-07 17:12:16 浏览次数: 来源:高青县文化新闻出版局 字体:[ ]

获评中国书法之乡,成功创建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县,“小微文化”品牌被省政府和文化部表彰,陈庄-唐口西周遗址博物馆进入布展阶段,新图书馆将建成全国最美县级图书馆……一项又一项的工作实绩,勾勒着高青文化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变化;一个又一个的重点项目,展现着高青文化的新面貌、新辉煌。打造更便捷的文化设施,提供更接地气的文化服务,让群众文化成为老百姓满意的文化,始终是高青文化多年来的努力方向。

 

文化设施建设——

政府投资,免费开放,建设水平跨入全市前列

走到前列,一直是高青文化人的工作目标。为补齐短板,改变全县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较差的现状,自2012年开始,高青县开始有步骤有策略地对全县各级公共文化设施进行建设和提升。截止目前,全县共建成县级各类文化场馆10余家,镇文化站9家,提升达标村文化中心303个,县镇村“三馆一站一中心”文化服务网络全面建成,公共文化服务实现由“基本化”向“多样化”和“优质化”的转变。

在这些建成的场馆里,既有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县博物馆、县美术馆、中国书法馆、县民俗博物馆等国有场馆,又有齐鲁酒文化博物馆、术青藏古碑刻博物馆、玉明民俗文化博物馆、昊阳度量衡文化博物馆、镕古拓片博物馆等一批非国有博物馆,实现了文化场馆的遍地开花。这些场馆有的是国家一级馆,有的是省内首家,还有的是市内知名的特色博物馆,它们各有特色,为群众提供了一处处丰富而免费的休闲场所。即将建成投用的陈庄-唐口西周遗址博物馆和新图书馆,更将进一步提升全县人民的高层次文化体验。

在镇村,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文化设施建设也加快了步伐。2015年以来,投资93万元,率先在全市完成镇级文化站的建设,建成省二级站1处,三级站2处,建站档次显著提升,实现了“天天有活动”和日常免费开放;投资724万元,为全县767处文化大院(社区)配备了图书、锣鼓、计算机、相机、音响、棋牌等设施,实现农村文化大院100%全覆盖;合村并居后,又投资700余万元,改造提升303处村文化中心,并全部达标。镇村文化设施从普及率到使用率都位居全市前列,为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文化设施的不断提升,也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在近期公布的山东省2018年“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项目评选中,我县高城镇被评为项目实施典型乡镇,全省共有20个乡镇(街道)获此殊荣,高城镇是淄博市唯一获奖乡镇。

 

群众文化活动——

“小微文化”破解难题,创新举措纳入国家级视野

“小微文化”是高青县依据工作实际,破解难题,而闯出的一条新路,打造的一个文化品牌。2014年以来,面对基层文化工作的形势与困难,高青县立足实际,从“小”处入手,从“微”处着眼,调动、激发各方积极性,布局“微书苑”、扶持“微剧团”、打造“微课程”,实施“微订单”、培育“微循环”、鼓励“微节庆”,全力建设“小微”文化,取得重大成果。累计建设小微图书馆(微书苑)809个,其中城区42个,配备各类图书85万册;组建草根艺术团体115个,培植成规模独立演出的“微剧团”36个;年组织各类“微课程”培训活动400余次,门类达到13类,全县文化工作人员和文化志愿者培训覆盖率达100%;每年开展送戏下乡近千场次;组建各类志愿者队伍70余支,共3000余人;组织指导全县80%以上的机关、企事业单位,9个镇办、50%的村居举办了形式多样的艺术节庆活动。通过以上措施,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满意度逐步提升,2015年、2016年、2017年,连续三年名列全市五区三县首位。

小微文化,就是花小钱,办大事,通过发动群众,服务群众,彻底改变基层文化死气沉沉的局面,激发蕴含在群众中的内生动力,让全县文化活动蓬勃发展起来。“小微文化”推出以来,得到了省委原常委、省委宣传部原部长孙守刚,市领导于海田、毕荣青的批示,被称为“接地气的文化”。相关经验入选2017年淄博市第一批自主改革创新经验,并在高青召开了现场会,要求在全市宣传推介。这一创新举措,为基层文化工作的开展打开了新思路,找到了新办法,迅速在全市、全省推广开来。

“小微文化”先后被《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大众日报》、新华社等媒体进行重点报道,并作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成功典型登上了清华大学、深圳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大学课堂,入选文化部网上公共文化大讲堂推广项目,荣获山东省政府颁发的文化改革创新奖,被文化部表彰为“全国志愿服务最佳创意奖”。“小微文化”契合了高青乃至全省全国基层文化建设的实际,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群众文化需求,用一个品牌概括和收纳了基层文化服务的全部,做到了简洁、实用、易懂,让文化更贴近老百姓,群众参与文化更便捷。

 

文化研究策划——

立足本职,服务全局,为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翅膀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同样是文化的重要使命之一。全县工业、现代农业、文化产业、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融合和支持。近年来,文化工作不仅着眼于基层建设,更注重于文化策划、研究,甘为全县社会经济发展担任“配角”,不断提升高青文化的影响力。

以打造齐文化建设高地,增强全民文化自信为目的,先后举办了甲骨学暨高青陈庄西周城址重大发现国际学术研讨会、姜太公与西周齐文化高峰论坛、齐商发源地论证研讨会,明确了以齐文化研究和挖掘为核心的地域文化理念,搭建起了高层次学术平台。以此为纽带,高青县与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省文物局、省考古所、山东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理清了高青作为齐文化源头的理论依据,夯实了高青在全市乃至全省的文化地位,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文化支撑。

实施高端策划,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进全市重点项目——陈庄-唐口西周遗址博物馆建设,设立山东大学齐文化考古研究实践基地;参与了天鹅湖国际温泉慢城、国井小镇、齐鲁酒文化博物馆、1915酒庄等项目的文化策划和提升;指导建设民间博物馆,实施乡村记忆工程,修复乡村古建筑,不断开拓文化、旅游相关产业项目。同时,积极做好原有文旅产业的文化挖掘和内涵提升工作,千方百计为全县经济发展出谋划策、献计出力。

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扩大宣传影响力。紧紧围绕太公文化、黄河文化、北纬37度文化等进行挖掘研究,擦亮城市文化品牌,在高青政务网开设“太公封地·人文高青”栏目进行专题宣传。申请注册“天下齐商”商标,进一步扩大高青作为齐商发源地的影响力。创新做好千乘湖生态文化园、芦湖公园法制文化、廉政文化的融合工程,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参与策划拍摄了微电影《蓑衣樊》,创作了宣传高青形象的歌曲《高青,高青》和《我在高青等你》,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同时,通过报纸、电视、网站、公众号、网络直播等种渠道,加大对高青文化的宣传力度,第一时间将高青文化建设成就传播到全国各地。

展望未来,高青文化即将迈入一个新的阶段。伴随着陈庄-唐口遗址博物馆和新图书馆建设项目的建成投用,“智慧文化”平台的上线运行,全县各类特色博物馆的井喷式发展,高青县文化事业将得到更快更好地发展,群众的幸福指数有望进一步提升。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