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非遗传承
沂源县:弘扬非遗文化 助力乡村脱贫

发布日期:2018-10-17 16:58:19 浏览次数: 来源:沂源县文化出版局 字体:[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活态灵魂”,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近年来,沂源县非遗文化扶贫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的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强健精神力量,开拓视野、提升自信,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不断激发贫困地区内在活力,使乡村脱贫致富驶上快车道。

打造“非遗文化+旅游”模式,助推乡村脱贫。牛郎织女传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助力乡村脱贫的道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充分发挥文化名镇优势,做活“牛郎织女爱情文化+旅游”文章,为了让七夕传统文化真正地融入沂源,成为当地全新的文化名片,沂源连续举办十届中国(沂源)七夕情侣节,建设了牛郎织女景区、牛郎织女民俗馆、爱情邮票博物馆。二是深入挖掘爱情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涵,因地制宜打造更多吸引游客的项目,提升当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今年上半年沂源县接待游客达到360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达到20.5亿元,沂源用非遗文化资源提升了地方文化软实力,带动了经济快速发展。三是加大景区对周边贫困村、贫困户的辐射,吸收更多贫困群众通过就业或发展产业实现脱贫,努力走出一条“文化+旅游”助力脱贫的新路子。

做好“非遗工艺+扶贫”文章,实现“保护”“致富”双丰收。非物质文化遗产紧密联系千家万户,与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积极推动“非遗+扶贫”,将非遗工艺转化为“脱贫生产力”,既能够带动贫困人口就地创业就业、实现脱贫致富,又有利于保护和传承非遗的文化价值,增强贫困群众的文化自信和对文化经济价值的理解,激励他们从“等靠要”向自己动手、有所作为转变。沂源县文化出版局紧紧围绕这一主线,积极申请资金40万元,着重扶持发展传统木雕工艺品加工、沂源煎饼、沂源老酱油等传统非遗项目,引导帮助有创业愿望、有一技之长的贫困非遗传承人设立创业项目,争取帮扶资金,带动群众脱贫。

创新“非遗技艺+时尚”模式,打通“非遗+扶贫”的市场突破口。沂源县木雕技艺以“蔡氏木雕”非遗传承人蔡元合为代表,创造出在桃核上雕刻出生动的十二生肖、姓氏、祝福语及其他有趣的卡通画像等,制作成钥匙扣、手机绳、汽车挂件等既时尚又实用的手工工艺品,受到消费者一致好评,带动发展了一大批木雕专业人员,帮扶一大批贫困户传授技艺,帮助他们学会了木雕制作技术,有的人更是有了自己的店铺,增加了经济收入,成功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贫困地区的传统非遗手工艺产品也可借鉴与时尚嫁接的经验,朝着产业化、品牌化的模式发展,使“非遗+扶贫”成为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